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采取購買服務,向學生提供助學貸款獎助學金等措施,對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依法舉辦的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予以扶持;對其中的非營利性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還可以采取政府補貼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扶持措施,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生均經費等相關經費標準和支持政策給予適當補助。第十條對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就業中發揮重要主體作用的企業,按照規定給予獎勵;對符合條件認定為產教融合型企業的,按照規定給予金融財政土地等支持,落實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減免及其他稅費優惠。第十條聯合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的,舉辦者應當簽訂聯合辦學協議,約定各方權利義務。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支持社會力量依法參與聯合辦學,舉辦多種形式的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行業主管部門工會等群團組織行業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委托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實施職業教育的,應當簽訂委托合同。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組織行業主管部門工會等群團組織行業組織企業等根據區域或者行業職業教育的需要建設高水平專業化開放共享的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為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開展實習實訓和企業開展培訓提供條件和支持。第十條國家推行中國特色學徒制,引導企業按照崗位總--量的定比例設立學徒崗位,鼓勵和支持有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能力的企業特別是產教融合型企業與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開展合作,對新招用職工在崗職工和轉崗職工進行學徒培訓,或者與職業學校聯合招收學生,以工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徒培養。有關企業可以按照規定享受補貼。企業與職業學校聯合招收學生,以工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徒培養的,應當簽訂學徒培養協議。第十條國家鼓勵行業組織企業等參與職業教育專業教材開發,將新技術新工藝新理念納入職業學校教材,并可以通過活頁式教材等多種方式進行動態更新;支持運用信息技術和其他現代化教學方式,開發職業教育網絡課程等學習資源,創新教學方式和學校管理方式,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與融合應用。第十條國家通過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為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藝的平臺,持續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第章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第十條職業學校的設立,應當符合下列基本條件有組織機構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師和管理人員;--有與所實施職業教育相適應符合規定標準和安全要求的教學及實習實訓場所設施設備以及課程體系教育教學資源等;有必備的辦學資金和與辦學規模相適應的穩定經費來源。設立中等職業學校,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的權限審批;設立實施??茖哟谓逃母叩嚷殬I學校,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備案;設立實施本科及以上層次教育的高等職業學校,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茖哟胃叩嚷殬I學校設置的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部分專業,符合產教深度融合辦學特色鮮明培養質量較高等條件的,經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可以實施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第十條職業培訓機構的設立,應當符合下列基本條件有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有與培訓任務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教師或者其他授課人員管理人員;有與培訓任務相適應符合安全要求的場所設施設備;有相應的經費。財政專項安排社會捐贈指定用于職業教育的經費,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克扣。第十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安排地方教育附加等方面的經費,應當將其中可用于職業教育的資金統籌使用;發揮失業保險基金作用,支持職工提升職業技能。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加大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投入,--可以將農村科學技術開發技術推廣的經費適當用于農村職業培訓。第十條企業應當根據國務院規定的標準,按照職工工資總額定比例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可以用于舉辦職業教育機構對本單位的職工和準備招用人員進行職業教育等合理用途,其中用于企業線職工職業教育的經費應當達到國家規定的比例。用人單位安排職工到職業學?;蛘呗殬I培訓機構接受職業教育的,應當在其接受職業教育期間依法支付工資,保障相關待遇。企業設立具備生產與教學功能的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所發生的費用,可以參照職業學校享受相應的用地公用事業費等優惠。第十條國家鼓勵金融機構通過提供金融服務支持發展職業教育。第十條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對職業教育捐資助學,鼓勵境外的組織和個人對職業教育提供資助和捐贈。提供的資助和捐贈,必須用于職業教育。第十條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職業教育的科學技術研究教材和教學資源開發,推進職業教育資源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共建共享。國家逐步建立反映職業教育特點和功能的信息統計和管理體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職業教育服務和保障體系,組織引導工會等群團組織行業組織企業學校等開展職業教育研究宣傳推廣人才供需對接等活動。第十條新聞媒體和職業教育有關方面應當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公益宣傳,弘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典型事跡,營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社會氛圍。第章法律責任第十條在職業教育活動中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給予處罰。第十條企業未依照本法規定對本單位的職工和準備招用的人員實施職業教育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的,由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收取其應當承擔的職工教育經費,用于職業教育。第十條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在職業教育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教育教學質量低下或者管理混亂,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令暫停招生限期整頓;逾期不整頓或者經整頓仍達不到要求的,吊銷辦學許可證或者責令停止辦學。第十條接納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學生實習的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侵害學生休息休假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參加相關保險接受職業技能指導等權利的,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違反本法規定,通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派遣單位或者非法從事人力資源服務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或個人組織安排管理學生實習實訓的,由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倍以上倍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不足萬元的,按萬元計算。對前款規定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派遣單位或者非法從事人力資源服務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或個人,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倍以上倍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不足萬元的,按萬元計算。第十條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章附則第十條境外的組織和個人在境內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適用本法;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條本法自年月日起施行?!吨腥A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最新版2022年5月1日生效。接受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的,可以依法申請相應學位。第十條國家建立對職業學校學生的獎勵和資助制度,對特別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對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資助,并向艱苦特殊行業等專業學生適當傾斜。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調整獎勵和資助標準。國家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立職業教育獎學金助學金,獎勵優秀學生,資助經濟困難的學生。職業學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從事業收入或者學費收入中提取定比例資金,用于獎勵和資助學生。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完善職業學校資助資金管理制度,規范資助資金管理使用。第十條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高等職業學校和實施職業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應當在招生計劃中確定相應比例或者采取單獨考試辦法,專門招收職業學校畢業生。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公平就業環境。用人單位不得設置妨礙職業學校畢業生平等就業公平競爭的報考錄用聘用條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招錄招聘技術技能崗位人員時,應當明確技術技能要求,將技術技能水平作為錄用聘用的重要條件。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崗位,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第章職業教育的保障第十條國家優化教育經費支出結構,使職業教育經費投入與職業教育發展需求相適應,鼓勵通過多種渠道依法籌集發展職業教育的資金。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原則,根據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培養成本和辦學質量等落實職業教育經費,并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本地區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標準或者公用經費標準。職業學校舉辦者應當按照生均經費標準或者公用經費標準按時足額撥付經費,不斷改善辦學條件。不得以學費社會服務收入沖抵生均撥款。民辦職業學校舉辦者應當參照同層次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標準,通過多種渠道籌措經費。第條國家鼓勵發展多種層次和形式的職業教育,推進多元辦學,支持社會力量廣泛平等參與職業教育。國家發揮企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動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鼓勵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工會和中華職業教育社等群團組織行--業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應當依法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的義務,參與支持或者開展職業教育。第十條國家采取措施,大力發展技工教育,全面提高產業工人素質。國家采取措施,支持舉辦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組織開展農業技能培訓返鄉創業就業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培養高素質鄉村振興人才。國家采取措施,扶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欠發達地區職業教育的發展。國家采取措施,組織各類轉崗再就業失業人員以及特殊人群等接受各種形式的職業教育,扶持殘疾人職業教育的發展。國家保障婦女平等接受職業教育的權利。第十條實施職業教育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結合職業分類職業標準職業發展需求,制定教育標準或者培訓方案,實行學歷證書及其他學業證書培訓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國家實行勞動者在就業前或者上崗前接受必要的職業教育的制度。第十條國家采取措施,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國家對在職業教育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每年月的第周為職業教育活動周。第十條國家鼓勵職業教育領域的對外交流與合作,支持引進境外優質資源發展職業教育,鼓勵有條件的職業教育機構赴境外辦學,支持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學習成果互認。接受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的,可以依法申請相應學位。第十條國家建立對職業學校學生的獎勵和資助制度,對特別優秀的學生進行獎勵,對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資助,并向艱苦特殊行業等專業學生適當傾斜。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適時調整獎勵和資助標準。國家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立職業教育獎學金助學金,獎勵優秀學生,資助經濟困難的學生。職業學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從事業收入或者學費收入中提取定比例資金,用于獎勵和資助學生。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完善職業學校資助資金管理制度,規范資助資金管理使用。第十條職業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職業發展等方面與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高等職業學校和實施職業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應當在招生計劃中確定相應比例或者采取單獨考試辦法,專門招收職業學校畢業生。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公平就業環境。用人單位不得設置妨礙職業學校畢業生平等就業公平競爭的報考錄用聘用條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在招錄招聘技術技能崗位人員時,應當明確技術技能要求,將技術技能水平作為錄用聘用的重要條件。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中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崗位,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第章職業教育的保障第十條國家優化教育經費支出結構,使職業教育經費投入與職業教育發展需求相適應,鼓勵通過多種渠道依法籌集發展職業教育的資金。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原則,根據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培養成本和辦學質量等落實職業教育經費,并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制定本地區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標準或者公用經費標準。職業學校舉辦者應當按照生均經費標準或者公用經費標準按時足額撥付經費,不斷改善辦學條件。不得以學費社會服務收入沖抵生均撥款。民辦職業學校舉辦者應當參照同層次職業學校生均經費標準,通過多種渠道籌措經費。財政專項安排社會捐贈指定用于職業教育的經費,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克扣。第十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安排地方教育附加等方面的經費,應當將其中可用于職業教育的資金統籌使用;發揮失業保險基金作用,支持職工提升職業技能。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加大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投入,--可以將農村科學技術開發技術推廣的經費適當用于農村職業培訓。第十條企業應當根據國務院規定的標準,按照職工工資總額定比例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職工教育經費可以用于舉辦職業教育機構對本單位的職工和準備招用人員進行職業教育等合理用途,其中用于企業線職工職業教育的經費應當達到國家規定的比例。用人單位安排職工到職業學?;蛘呗殬I培訓機構接受職業教育的,應當在其接受職業教育期間依法支付工資,保障相關待遇。企業設立具備生產與教學功能的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所發生的費用,可以參照職業學校享受相應的用地公用事業費等優惠。第十條國家鼓勵金融機構通過提供金融服務支持發展職業教育。第十條國家鼓勵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對職業教育捐資助學,鼓勵境外的組織和個人對職業教育提供資助和捐贈。提供的資助和捐贈,必須用于職業教育。第十條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職業教育的科學技術研究教材和教學資源開發,推進職業教育資源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共建共享。國家逐步建立反映職業教育特點和功能的信息統計和管理體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職業教育服務和保障體系,組織引導工會等群團組織行業組織企業學校等開展職業教育研究宣傳推廣人才供需對接等活動。第十條新聞媒體和職業教育有關方面應當積極開展職業教育公益宣傳,弘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典型事跡,營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社會氛圍。第章法律責任第十條在職業教育活動中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給予處罰。第十條企業未依照本法規定對本單位的職工和準備招用的人員實施職業教育提取和使用職工教育經費的,由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收取其應當承擔的職工教育經費,用于職業教育。第十條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在職業教育活動中違反本法規定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教育教學質量低下或者管理混亂,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令暫停招生限期整頓;逾期不整頓或者經整頓仍達不到要求的,吊銷辦學許可證或者責令停止辦學。第十條接納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學生實習的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侵害學生休息休假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參加相關保險接受職業技能指導等權利的,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違反本法規定,通過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派遣單位或者非法從事人力資源服務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或個人組織安排管理學生實習實訓的,由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倍以上倍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不足萬元的,按萬元計算。對前款規定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勞務派遣單位或者非法從事人力資源服務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或個人,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倍以上倍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不足萬元的,按萬元計算。第十條教育行政部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章附則第十條境外的組織和個人在境內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適用本法;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十條本法自年月日起施行?!吨腥A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最新版2022年5月1日生效。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采取購買服務,向學生提供助學貸款獎助學金等措施,對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依法舉辦的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予以扶持;對其中的非營利性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還可以采取政府補貼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扶持措施,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生均經費等相關經費標準和支持政策給予適當補助。第十條對深度參與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就業中發揮重要主體作用的企業,按照規定給予獎勵;對符合條件認定為產教融合型企業的,按照規定給予金融財政土地等支持,落實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減免及其他稅費優惠。第十條聯合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的,舉辦者應當簽訂聯合辦學協議,約定各方權利義務。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支持社會力量依法參與聯合辦學,舉辦多種形式的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行業主管部門工會等群團組織行業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委托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實施職業教育的,應當簽訂委托合同。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職業教育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組織行業主管部門工會等群團組織行業組織企業等根據區域或者行業職業教育的需要建設高水平專業化開放共享的產教融合實習實訓基地,為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開展實習實訓和企業開展培訓提供條件和支持。第十條國家推行中國特色學徒制,引導企業按照崗位總--量的定比例設立學徒崗位,鼓勵和支持有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能力的企業特別是產教融合型企業與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開展合作,對新招用職工在崗職工和轉崗職工進行學徒培訓,或者與職業學校聯合招收學生,以工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徒培養。有關企業可以按照規定享受補貼。企業與職業學校聯合招收學生,以工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徒培養的,應當簽訂學徒培養協議。第十條國家鼓勵行業組織企業等參與職業教育專業教材開發,將新技術新工藝新理念納入職業學校教材,并可以通過活頁式教材等多種方式進行動態更新;支持運用信息技術和其他現代化教學方式,開發職業教育網絡課程等學習資源,創新教學方式和學校管理方式,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與融合應用。第十條國家通過組織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為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藝的平臺,持續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第章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第十條職業學校的設立,應當符合下列基本條件有組織機構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師和管理人員;--有與所實施職業教育相適應符合規定標準和安全要求的教學及實習實訓場所設施設備以及課程體系教育教學資源等;有必備的辦學資金和與辦學規模相適應的穩定經費來源。設立中等職業學校,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按照規定的權限審批;設立實施??茖哟谓逃母叩嚷殬I學校,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備案;設立實施本科及以上層次教育的高等職業學校,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批。??茖哟胃叩嚷殬I學校設置的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部分專業,符合產教深度融合辦學特色鮮明培養質量較高等條件的,經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審批,可以實施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第十條職業培訓機構的設立,應當符合下列基本條件有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有與培訓任務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教師或者其他授課人員管理人員;有與培訓任務相適應符合安全要求的場所設施設備;有相應的經費。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鼓勵和支持普通中小學普通高等學校,根據實際需要增加職業教育相關--教學內容,進行職業啟蒙職業認知職業體驗,開展職業規劃指導勞動教育,并組織引導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企業和行業組織等提供條件和支持。第章職業教育的實施第十條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職業教育特點,組織制定修訂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完善職業教育教學等標準,宏觀管理指導職業學校教材建設。第十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舉辦或者參與舉辦發揮骨干和示范作用的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對社會力量依法舉辦的職業學校和職業培訓機構給予指導和扶持。國家根據產業布局和行業發展需要,采取措施,大力發展先進制造等產業需要的新興專業,支持高水平職業學校專業建設。國家采取措施,加快培養托育護理康養家政等方面技術技能人才。第十條縣級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設立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實施實用技術培訓。教育行政部門可以委托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承擔教育教學指導教育質量評價教師培訓等職業教育公共管理和服務工作。第十條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行業產業人才需求加強對--職業教育的指導,定期發布人才需求信息。行業主管部門工會和中華職業教育社等群團組織行業組織可以根據需要,參與制定職業教育專業目錄和相關職業教育標準,開展人才需求預測職業生涯發展研究及信息咨詢,培育供需匹配的產教融合服務組織,舉辦或者聯合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組織協調指導相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第十條企業應當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本單位的職工和準備招用的人員實施職業教育,并可以設置專職或者兼職實施職業教育的崗位。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實行培訓上崗制度。企業招用的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技術培訓;招用的從事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等特定職業工種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培訓并依法取得職業資格或者特種作業資格。企業開展職業教育的情況應當納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第十條企業可以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場地和管理等要素,舉辦或者聯合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第十條國家鼓勵指導支持企業和其他社會力量依法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可以通過與行業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共同舉辦職業教育機構組建職業教育集團開展訂單培養等多種形式進行合作。國家鼓勵職業學校在招生就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師資隊伍建設專業規劃課程設置教材開發教學設計教學實施質量評價科學研究技術服務科技成果轉化以及技術技能創--新平臺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與相關行業組織企業事業單位等建立合作機制。開展合作的,應當簽訂協議,明
1、該文檔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圖紙),本站只保證下載后內容跟在線閱讀一樣,不確保內容完整性,請務必認真閱讀。
2、有的文檔閱讀時顯示本站(www.remitpng.com)水印的,下載后是沒有本站水印的(僅在線閱讀顯示),請放心下載。
3、除PDF格式下載后需轉換成word才能編輯,其他下載后均可以隨意編輯、修改、打印。
4、有的標題標有”最新”、多篇,實質內容并不相符,下載內容以在線閱讀為準,請認真閱讀全文再下載。
5、該文檔為會員上傳,下載所得收益全部歸上傳者所有,若您對文檔版權有異議,可聯系客服認領,既往收入全部歸您。